English

为了宁夏的繁荣和稳定

1998-10-25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许群 孙波 周亮 我有话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斗,使全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新宁夏在我国大西北迅速崛起。

发生在宁夏大地上的巨变,凝聚了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和心血。

目前全国约有800万回民,其中宁夏约有180万。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政府就把回族的自治问题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宁夏各族人民迈入真正当家作主、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新时代。

为在宁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党和国家领导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早在自治区成立之初,林伯渠同志就代表党中央、中央政府和毛泽东主席到宁夏指导工作,他对宁夏的同志说,“只要我们能够从社会主义的共同利益出发,并且充分利用和发扬这些共同因素,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加强回族、汉族的亲密团结,巩固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民族政策在宁夏的落实,多次指出,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回族干部。

1991年6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宁夏。他强调指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我们要在全党和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力开展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政策教育活动;自治区多方筹集资金用于清真饮食加工销售网点建设,扶持民族用品企业生产;对回族的婚丧、节庆习俗等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恢复和修缮“文革”中被关闭和破坏的清真寺,新建了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与此同时,自治区确保回族作为主体民族在宁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在自治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回族代表所占的比例始终与回族人口的比例相适应,并略高于人口比例。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确保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中主体民族干部的代表性。近40年来,全区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1958年建区时少数民族干部只有3400多名,到1997年已增加到近32000名,其中有13名干部走上了省部级领导岗位。

如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建立了水乳交融、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深入人心,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已成为宁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宁夏的经济发展,为不断改善和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964年春,曾在革命战争年代数次到过宁夏的邓小平同志,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第四次来到了宁夏。他在考察中对宁夏的领导同志说,宁夏作为民族地区,特别是在回族聚居的西海固地区,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把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搞上去。

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到宁夏检查指导工作。仅1983年至1996年间,先后就有20多位中央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宁夏考察,帮助当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江泽民总书记1991年考察宁夏时,对宁夏河套地区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指出,宁夏现有1000万亩宜农荒地和4000万亩草原等待开发,而且河套灌区光照充足、农业条件好,完全可以在宁夏建成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商品基地。他要求自治区认真搞好规划,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水利建设。他还写下了“塞上江南,再放异彩”的题词,表达了对宁夏发展的殷切期望。

在中央的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国家累计向河套地区投入数十亿元资金,用于改造、整治原有渠系,修建新渠。随着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河套引黄扩灌工程等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的兴建,河套农业的生产条件出现了质的飞跃。

宁夏具有能源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一直是中央领导对宁夏的希望。李鹏同志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宁夏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新的经济优势。

朱镕基同志1992年8月率领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赴宁夏考察,他深入大坝电厂、灵武矿务局等能源企业考察,并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说,对宁夏这个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国务院各部委有责任、有义务给予帮助,使这里的经济发展起来。

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1991年国家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陕甘宁盆地天然气田建设、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宁夏煤炭基地建设等项目,被列为优先发展项目。

1991年,国家将设计规模为1160万吨的灵武煤矿确定为国家重点工程;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决议》中正式公布,装机容量为200多万千瓦的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开工;1997年,国家又将装机总容量为240万千瓦的大坝电厂三期工程列为“九五”新开工项目,扩建规模为120万千瓦的石嘴山电厂扩建工程也经国家批准正式立项。经中央领导决策,宁夏已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电基地。

为使宁夏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国家对宁夏的投资明显增长。近几年,中央投资占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50%以上。仅去年,国家就先后批准了宁夏化工厂改扩建工程、陕西靖边至银川天然气管道工程和青铜峡铝厂三期工程,3个工程总投资达40多亿元。中央领导还十分重视宁夏的交通建设。1992年,国家决定开工兴建穿越宁夏中部和西海固地区的电气化铁路,这也是我国九十年代开工建设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宁夏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2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1%的速度递增,到去年已达到210亿元,比1957年增长近29倍,全区提前4年完成了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

宁夏南部贫困的西海固(西吉、海原、固原8县),始终牵动着中南海。1972年,周恩来总理听说西海固人民还在干旱和贫穷中受煎熬时,不禁潸然泪下。他在中直机关7000人大会上说,“西海固人民还在受苦,我这个当总理的有责任啊!”会后,他指示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引黄河水灌溉西海固的计划。

八十年代以来,中央领导不断深入西海固地区考察,帮助当地分析情况,制定发展战略,提出了“种草植树、发展畜牧、改造河山、治穷致富”的建设方针,并从沿海各省调派大批干部和科技人员“对口支援”。

198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宁夏的西海固与甘肃的定西、河西这3个全国最贫困、最干旱的地区列入国家重点扶贫攻坚计划,连续10年每年拨专款2亿元进行扶贫开发,其中西海固地区每年划拨3400万元。1994年,国家又决定将“三西”扶贫攻坚计划延长10年。

近十多年来,中央给西海固地区拨出了大量的各类扶贫资金,并给西海固地区注入了大量贷款,还为它引入了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西海固各族人民利用这些资金打井挖窖、种草植树、改坡造田、兴修水利、造桥铺路、吊庄移民,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

1986年,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国家投资2.5亿元建成了固海扬水工程,甘甜的黄河水上山坡、跨荒原、穿涵洞,扬上了370多米高的亘古荒原,使同心、海原、固原3县57万亩干旱的土地成了水浇地,并解决了当地20万人、1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虽然国家和自治区对西海固的农业生产环境进行了治理,但仍难以彻底解决这里水资源奇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1991年开始的连续5年的特大干旱,使西海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变得十分恶劣。中央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焦急,李鹏、李瑞环、吴邦国、姜春云等领导同志都对西海固的抗旱救灾工作做了具体指示,专门派出工作组奔赴宁夏指导工作,并给西海固拨出了大批的救灾物资。

1995年5月,胡锦涛同志来到西海固旱情最严重的同心县窑山乡考察,他嘱咐宁夏的同志,要进一步解决好西海固的扶贫和长远发展问题,力求使山区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有一个明显改善。

1994年,经过全国政协赴宁夏专家考察小组的调查,并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反复研究,一个被称为“1236”工程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被描绘了出来:即移民100万人、兴建灌区200万亩、投资30多亿、6年内完成。在李瑞环同志的支持下,全国政协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扬黄扶贫灌区作为大柳树第一期工程的建议案》。江泽民、李鹏同志立即对这个建议作了重要批示,指示有关部委研究落实。今年9月16日,这项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工程在宁夏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一期工程实现了试通水,滔滔黄河水被提升170米,灌入了西海固27万亩荒原。

八十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为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群众的贫困问题,决定将那些土地超载的人口逐步从大山中迁移出来,实行吊庄移民。10多年来,在自治区的大力组织和灌区人民的配合下,全区已在河套地区建立了21处移民基地,开垦荒地60万亩,移民28万。

1991年6月,在宁夏考察工作的江泽民总书记专门来到隆湖移民吊庄基地,实地考察了西海固人在新家园中的生产生活状况。当他了解到移居到这里的1.3万特困农民已经稳定脱贫并且人均收入甚至超过当地平均水平时,深感欣慰。江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宁夏移民扶贫开发的成绩,并称赞隆湖移民基地的成功建设是“扶贫的一个创举。”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自治区的帮助下,经过西海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战,西海固8个贫困县今年底将有4个实现脱贫,为明年底前全面摘掉贫困帽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华社银川10月2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